招生办偷看了我的Linkedin,一周后我收到了拒信...



招生办在审核你材料,判断要不要给你offer时,可能是会搜Linkedin(领英)找你的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近论坛上有同学反馈,自己被某大学的商科项目发了waitlist。半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Linkedin被学校招生办浏览了。

他赶紧过了一遍自己的首页,其中一句“I'm the penta kill god!”的介绍词预示着申请结果不会太好。

一周后,这位同学被拒了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其实不止一所学校正在通过Linkedin去评估申请者背景的真实性,以及职业态度。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

图片


互联网上的形象愈发重要,同学们不能掉以轻心!


Linkedin对申研很重要

稍微对Linkedin有点了解的同学都会知道,LinkedIn最精准的定位是一个职业社交媒体。很多老外在申请时,会通过Linkedin寻找学校的在读学生和校友来了解这个学校和项目。



回到正题,招生办也会通过Linkedin去了解申请者。当然,有些学校是非常明显的,比如哥大、康奈尔、约翰霍普金斯等大学在网申中就选择性地让申请人填写自己的Linkedin链接。

而根据Kaplan Test Prep的调查显示,有近40%的商学院会查看申请人的社交媒体去深入了解他们。其中,有36%发现了一些对申请者不利的负面消息,但有46%的招生人员说在社交媒体内发现了决定录取的因素。

所以聪明的同学们,除了注重文书和面试外,更要抓紧塑造自己在linkedin上的形象,增加自己的录取几率。


招生办为何查看Linkedin

在美国,一个职业人理应有一个像样的LinkedIn页面,学校尤为重视这一点。像USC商学院的迎新会阶段,学校的就业办会组织一整天的讲座培训新生如何制作规范的LinkedIn页面。这对于未来的找实习和在美国求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


因为这些原因,向来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学院自然也就愿意将LinkedIn页面作为参考。

知道了Linkedin的重要性,怎样才能做出规范又有吸引力的页面呢?其实网络上也有很多同学一头雾水。



优化Linkedin技巧

先来看看戴伯帮去年学员制作的部分Linkedin页面。最终这位同学成功申请到了西北大学IMC项目




最重要的大原则是,保持和申请材料的一致性。

Linkedin是一个升级版的简历,所以你的学校专业、工作经历岗位等信息都必须对应得上。

吸引人的页面长什么样

Headline:是在你名字下方出现的那句话。「名字+headline」。这是所有人看到你时最先看到的两行,所以需要格外重视。如果你是哈佛MBA的在读生,Headline可以写 Harvard MBA Candidate, Class of 2023。如果是工作了的话,这里就写上你的工作岗位和公司。

Summary:这是LinkedIn页面中的第一个大板块,最多可以写250个单词左右。摘要可能是招生办最关注的内容,一般会用来描述你的职业目标、关键的成就、个人优势和特色,但要确保和文书内容一致。

Photo:划重点!页面上必须要有照片,而且得是高清的求职照。照片中只能有你一个人,而且不能出现户外郊游的背景。最好是面带微笑,平易近人的表情。